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研究

笔下问童子——浅谈传统文化对玉雕创作的价值

笔下问童子

——浅谈传统文化对玉雕创作的价值

文/叶兆锁

   今天的玉雕艺术表现往往在于系统艺术训练后的专业实践,有扎实的美术基础、长期的工艺制作和超前的审美表达,但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玉石雕刻,玉雕匠人都应该在进行玉石雕刻的过程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满足从古至今人们的审美趋势和审美标准的变化,实现当代玉石雕刻作品材质与工艺非凡融合的独具特色的艺术美。

艺术在生活中诞生

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是因为它通过对人们熟知的生活的再创造,提炼出深刻的教育意义。或者是给人以启迪;或者是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望;或者是表达人们惩恶向善的心理等等,用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够呈现在人们眼前的艺术是对于生活的提炼以及精髓的所在。在我玉雕众多玉雕作品中,童子玉雕是最为出众的一个题材,也是最能体现我玉雕风格与特色的作品。童子可爱,纯净善良;童心无忧,纯真烂漫。我的童子系列作品,虽衣着不一,形象各异,却憨态可掬、生动逼真、趣味多变。把童子的天真无邪,顽皮好动表露无遗。这些灵感的源头,源自于我爱女的出生,我伴随着她的成长,观察着成长中的点点滴滴,细枝末节。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艺术。托尔斯泰的话最让人心动。他说:“真正的艺术作品不是偶尔在艺术家的心灵中产生的,而是从他所经历过的生活中得来的果实。”我深感如此。

虽然,在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丰富而生动的美,但是它美的分散,美的凌乱,美的复杂,并无规律可言。因此,需要根据美学的规律将其融合规整,然后二次创作,再经由玉石雕刻作品将其展现出来。

传统文化对玉雕创作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虽说走过了数千年的历程,但依旧光彩照人。玉雕虽被归类在工艺美术门类,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工艺层面,工艺只是基础,是技术手段,文化才是支撑起玉雕长期存在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传统文化的内涵亦通过玉雕这个载体表现出来。我的创作理念,是将传统吉祥题材与创新形象相结合。

玉雕以童子为题材,有着深刻的含义。“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子是人生之初,行为朴质无邪,坦荡自然,其实就是代表着返璞归真的境界和坦荡磊落的襟怀。玉雕童子,宋代作品恬淡之美,明代开怀之媚,清代生动之韵,近代有写实之风,是人们的精神产物,也是人们的艺术创作。我所雕刻的童子造型多样,形体写实,或站、或立、或蹲、或跪、或卧等,除持莲荷外,还有多种动植物的组合,尤其是持如意等寓意吉祥、喜庆的题材作为主流。我的作品一直秉持雕琢精致、细腻,一丝不苟的态度,每个角度、每个线条都经过仔细琢磨,不露刀痕和棱角。尤其对孩童脸部神情的刻画更为细腻到位,线条流畅,立体感十足。

玉雕执莲童子是我作品中比较受大众喜爱的一款造型。对于这种造型,民间有多种称谓:执莲童子、持荷童子、磨喝乐、摩睺罗、莲孩、小玉人等。其实这和佛教流传的“鹿母莲花生子”故事有关。据《杂宝藏经》记载,故事大意是:很久以前,西域波罗奈国仙山上,一个名叫梵志的人经常在山石上小便。一只雌鹿舔食他的便溺而怀孕,生下一女。梵志将女儿收养。女儿长大成人后,被当时的国王娶为第二夫人,后怀眙,却生下一朵千叶莲花。第一夫人嫌其怪胎,将这莲花置入竹篮,扔到了河里,任其漂流。这时,乌耆延王率众在河下游,看见篮子便捞上来,打开后发现千叶莲花的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幼童。这些幼童被抚养成人,个个力大无比,都成了有用之才。于是民间就流传:小孩佩“持荷童子”,有健康成才之兆;成人佩之,则兆“连生贵子”。无论故事如何,这种手持荷叶的小玉人都是一种吉祥玉,其文化意蕴既长久又丰沛。所谓“玉必有意,意必吉祥”,因为受到这种指导思想的约束,因此也就出现了很多牵强附会的玉雕作品。我认为完全不必以此为限,应该把玉雕作品提升到表现美与文化精神的层面,把玉雕作为一个载体来表达新时代的文化精神,使其成为纯粹的艺术创作。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制玉人,有必要把现代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融入玉雕的创作设计中,若转变一下思考角度同样是持荷童子,把“荷”想为“和”谐音,也可以多一种寓意“和谐社会”。更贴近当代社会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当然我的玉雕艺术不单单只局限于人物,那些喜闻乐见动物,山水题材也是拿手的,我的阴刻作品梅兰竹菊玉牌,清新典雅,气韵非凡。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以阴刻的手法予以琢制,更见其清雅亮节,让收藏者爱不释手。

创新是最好的传承

创新起源于传统,而高于传统,艺术起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玉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恩赐,但它只是冷冰冰的石头,对于玉雕师而言,创作的过程是将我们的生命融入到石头中,从而赋予它新的生命。基于这种认识,雕刻题材就可以拓展到整个艺术领域,只要能体现出材料的美感,把材料的特质与题材完美结合,就可以进行大胆的创新尝试,进行美的表达。在我国传统工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玉石雕刻,如果想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就需要玉雕匠人在进行玉石雕刻时投入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在雕琢玉石前多加构思,雕琢玉石期间注重雕刻细节,在最后雕刻完成之际关注玉雕作品的整体展现,运用纯熟的雕琢技艺将玉石本身的内涵与价值通过玉雕造型体现出来。同样,只有精湛的雕刻技术才能展现玉石当中蕴含的“灵气”,避免过于炫丽的雕刻技巧喧宾夺主,通过对玉石的“千雕万琢”来赋予玉雕作品“灵魂”,使玉雕作品在新时代变得更加绚烂夺目,从而最大限度地表现玉石雕刻的艺术之美。

中国古代有以艺载道的说法,技艺只是一种媒介,一种手段,是达到“道”的工具,一切艺术形式都必须超越“技”而走向“道”。也就是说,技艺只是玉雕创作的基础,通过努力可以达到或者接近很高的水准。但是,如果想创作出独具特色、与众不同的玉雕精品,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里的努力,既有玉雕专业上的,也要有文化思想上的。我虽不是科班出身,一开始入门的也不是玉雕行业,但我深知勤能补拙,凭借着对玉雕的那份执着与喜爱之心,花费比普通人多几倍的时间,一遍又一遍地熟练着玉雕技艺,我也深知玉雕的内涵对整件作品的重要性。在我的玉雕作品中不光延续了原有的素材与内容,更注入了符合时代审美语言和吉祥寓意,在日积月累的积养和修为中提升中,我扩展了作为艺术形式的玉雕视野,更极大地丰富了玉雕的表现领域和价值空间。 

未来玉雕工艺的进步主要应该是设计创新的进步,对玉雕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高度有更大的提升,让一件好的玉雕作品真正成为精神的寄托与文化的载体。如今的我,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玉雕事业,在业余时间仍然不断地在重复着自我修养与提升。学海无涯,艺无止境,而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把各种玉雕技艺与中华文化融会贯通在一起,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热门文章